模具钢材硬度,常用模具钢硬度对照表
模具钢的硬度是模具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硬度影响模具的铸造性能、耐磨性和寿命。
以下是几种常用型钢的硬度对比图,供大家参考。
1. 德国Glitz XPM系列-硬度: 预硬HRC38-42——钢性能: 硬度均匀,工艺性能、导热性、抛光性、蚀刻性和焊接性优于通用AISIP20。
-一般用途: 汽车保险杠、仪表模具、复印机/打印机、外壳模具等大型塑料模具。
-热处理: 硬化材料不需要热处理。
2.德国Glitz XPMESR系列-硬度: 预硬HRC36-42——钢材性能: 电渣溶解版,低含量,低偏析,提高抛光效果,降低材料各向异性。
-一般用途: 适用于表面要求高的大型塑料模具、车灯、后视镜、灯具、内饰件模具、电视机外壳和复印机/打印机外壳模具。
-热处理: 硬化材料不需要热处理。
3. SWG2343ES系列-硬度: 退火后的 HB225 - 钢性能: 材质光滑,综合性能好,可用于高光滑度的塑料模具。
-一般用途: 适用于铸造铝、镁、锌合金模具、高光塑料硬质模具。
-热处理: 淬火: 990-1030℃(油冷或空冷)回火: 530-680℃。
4.大同DC53系列-硬度: 退火后约 HB255 - 钢性能: 高韧性铬钢,淬火高温回火可达62HRC,特别有利于线切割加工,减少裂纹。
-一般用途: 冲裁模具、冷成型模具、深拉模具、成型辊、冲头。
-热处理: 淬火: 1020-1040℃(空冷或空冷)回火: 180-550℃。
了解不同模具钢的硬度及其特性可以帮助您选择适合您特定模具制造需求的材料。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模具的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以及钢材的性能进行合理选择。
如果可能,建议直接咨询钢材供应商或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准确的材料建议。
常用钢材硬度标准怎么查?
钢的硬度标准主要根据碳含量和附加微量元素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钢种及其硬度特性:
1. 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适用于建筑和日常生活工程,硬度适中,易于加工。
2. 碳素结构钢(含碳量小于0.7%):适用于一般机械制造,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3. 中碳钢(含碳量0.25%~0.6%):用于要求有一定强度和耐磨性的场合,如齿轮、轴等。
4.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0.65%~1.35%):用于制造切削工具、模具等,硬度高,耐磨性强。
5. 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0%):强度极高,但韧性较差,主要用于弹簧、刀具等特殊用途。
6. 不锈钢弹簧钢(含碳量0.45%~0.7%,含铬量大于13%):耐腐蚀,常用于需要长期弹性的场合。
7. 不锈钢轴承(碳含量1%,铬含量大于13%):适合制造轴承,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8. 高速钢(含碳量0.7%~1.65%,含有钨等元素):用于制造精密工具,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很大。
钢的硬度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成分。
例如,铬提高耐腐蚀性,镍提高强度和韧性,钼防止材料变脆,钨提高耐磨性。
通过精确控制这些元素的添加量,可以定制钢铁产品,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