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衣服都有些什么名字啊?
1、古代的冠冕,王子也称元符。夏朝时的冠称“卞冠”、“子布冠”。
2.发夹,将一根长针插入发髻或王冠中,将丝带从王冠中拉出。
3、衣与商,衣的上身与商的下身; 衣服的前面称为翻领,后面称为裾。
4、破烂与花裾,破烂的就叫破布,衣服鲜艳的就叫花裾。
5.包裹,儿童服装,也指用于携带儿童的布带和麻袋。
6、边锋,保护孩子额头的帽子。
7、左襟,左边的小襟衣,东夷、北狄人的服装。
8、五服,衣服前长后短。
9、九种器物,有古代宫廷三位皇子所用的车马、衣服等器物。
10、三更礼,二十年士民加冕礼三更,是布冠、皮卞、爵卞。
常服而清津。
没有成名的学者穿的衣服比较便宜。
12.金申、簪子是世家官员的名字,张辅、修业是儒生的名字。
13、贵贱之衣,贵人黄衣,下人绿衣,黄绿贵贱混杂。
14、襦裙,古代妇女流行的一种服饰,短上衣长裙,从明末到美国战国时期流行了约两千多年。
15.鞋子。
16. 鲁、鞋名,古时用之。
17.颞鞋。
18、鞋类特品,有汉代的青丝鞋、晋代的丝线、唐代的鞋等,还有木钉、木植等。
19. 锡镴的颜色和使用。
锡镴有多种颜色,最高等级是红色。
20 标鞋,清代女子贴身鞋,又称板鞋、踝鞋,多为少女、中年妇女穿着。
古代各种男式服饰的名称(**帽,**靴,**袍等等)
冠,古代男子帽子的一种,又称文服。夏朝的冠称“卞”,商朝的冠称“齐”,周朝的冠称“冕”。
发夹是用来固定发髻或王冠的长针,而发夹是系在王冠上的领带。
古代男子所穿的上身和下身称为“商”。
衣服的前部称为门襟,后部称为裾。
褶边是一件宽袖衣服。
褴褛的意思是旧衣服,花举的意思是五颜六色的衣服。
襁褓,是小孩子穿的衣服,也指用来承载小孩子的吊带、布袋。
奔麦是保护宝宝额头的帽子。
左人是指左边有小翻领的服装。
这种款式主要为东夷、北地人穿着。
短背,即前面长、后面短的衣服,主要是武士穿的。
古代的最高官员三公,享有皇帝所赐的车、马、衣服、乐器等九件物品。
士人或平民20岁登基时,要举行“真福完”、“飞边”、“绝边”三种即位仪式。
布衣是指没有受过荣誉的士人所穿的衣服,后来泛指平民百姓。
靑衣也有古代学者的意思。
金申、簪子都是官员的名字,张富、左业是儒家学者的别称。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族穿的,绿色的衣服是下层阶级穿的。
如果衣服是用绿布做的,但里料是黄色的,则认为高低顺序颠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