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水硬度时 为什么要将ph调至10以上
由于钙、镁和EDTA的稳定性常数不够大,允许的酸性作用较低,因此应选择pH=10的缓冲溶液。
如果溶液中的pH值不控制,EDTA二钠与钙离子不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铬黑T-钙络合物中的钙离子也不能与EDTA二钠络合。
即 Chrome Black T 不会改变颜色或指示终点。
因此,在不控制溶液pH值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测试。
在pH 12条件下
镁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
可用EDTA滴定钙离子,减去镁离子含量即得。
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涉及将样品喷射到火焰中以使钙和镁雾化。
火焰中形成的基态原子选择性地吸收空心阴极灯产生的钙和镁的特征谱线,由此测量的吸光度确定浓度。
通过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比较来测定样品中钙离子或镁离子的含量。
钙离子在 422.7 nm 处测量,镁离子在 285.2 nm 共振线处测量。
以上参考:百度百科-水样中镁离子的测定
工业水硬度测试中为什么要在PH=10的条件下进行滴定?
测试工业水硬度时,必须在PH=10的条件下进行滴定。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离子决定的,因为钙、镁离子络合能力低,与EDTA结合能力弱。
因此,EDTA的大部分羧基在碱性介质中必须以羧酸盐基团的形式存在。
提高EDTA的条件只有EDTA与钙、镁离子的络合能力和EDTA与钙、镁离子的络合速度才能满足滴定分析的条件。
测水的硬度实验中,需要PH等于10的原因是什么?用最高酸度最低酸度解释
钙、镁离子沉淀的适宜条件是pH=10。如果pH太高,镁离子在不加沉淀剂的情况下就会沉淀,如果pH太低,钙、镁离子沉淀不完全,会导致镁离子沉淀。
导致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