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dta法怎样测定水的总硬度
如何用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
1配制EDTA溶液:称取乙二胺四乙酸盐,溶于水,冷却后转移至试剂瓶中,稀释至刻度用水并摇匀。
2 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吸取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标准溶液,用EDTA溶液滴定,记录滴度,绘制标准曲线。
变红色后,加入适量钙指示剂,摇匀。
用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记录所用EDTA溶液的量。
4计算总硬度:根据测得的EDTA溶液剂量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然后根据硬度计算总硬度。
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水样时,必须将水样摇匀,以免产生误差。
同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必须使用高纯度的EDTA溶液和标准溶液。
其他相关
水,一级汉字,读音shuǐ,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它的本义是河流,引申为一切水域; 也指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体,引申为指某些液态物质,而液位、用水量液位的含义则源于水是静止的、平坦的,这就是所谓的“准确”见于《说文解字》; 游泳是五行之一,作为水体中的生物体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就字形而言,甲骨文中“水”字的形状各有不同,但基本形状都是像水蜿蜒流过两边的形状,像水滴一样,表明水的存在。
水流的弯曲笔划可以多为锯齿状或弯曲的复合式,弯曲的方向,左或右,表示水滴的数量多或少,意思没有区别。
演变为早期青铜铭文中的“水”字,“水”中弯曲的对角线代表河流的主流,两侧的四个点代表水花和水珠。
此后。
“水”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从战国文字发展到小篆中的“水”字(转动)。
水花、水珠改为行),进而演变为隶书“水”字(将整个字由行改为划)和楷书“水”字,成为一体字。
另一种方式是发展成周末金文中“水”字的另一种形式(“水”字的形式横放),然后发展成旧隶(即秦隶)“水”字将水花、水珠连成一条横线,限制了字形,发展成汉隶的“水”字,成为三点水界(氵) ,这成为 表意字在表音字旁边形(氵)。
工业用水总硬度测定实验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称取3.7g分析纯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水和两小块氢氧化钠,稍加热后溶解,转移至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该溶液的浓度约为0.015mol/L。
(1)用碳酸钙标定EDTA溶液浓度准确称取0.6g经110℃干燥至恒重的高纯碳酸钙(精确至0.2mg),置于内部。
250mL烧杯,加入100mL水,关闭表面皿,沿烧杯口加入10mL 1+1盐酸溶液。
加热并煮沸直至不再出现小气泡。
冷却至室温,用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内壁,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25.00mL上述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水,搅拌下加入10mL 20%氢氧化钾溶液。
使pH>12,加入约10mg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将1g钙黄绿素和1g酚酞与50g干燥分析纯硝酸钾混合,研磨混匀),溶液显绿色颜色。
荧光。
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变为紫红色,即为终点。
注意所用 EDTA 溶液的体积。
(2)用锌或氧化锌校准EDTA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纯金属锌(或800℃煅烧至恒重的氧化锌0.38g)至恒定。
重量。
最接近0.2 mg 放入250mL烧杯中,加50mL水,盖上表面皿,沿烧杯口加入10mL 1+1盐酸溶液,稍加热。
全部溶解后,用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并冷却。
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用移液器移取上述溶液25.00mL至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加入0.2%二甲酚橙指示液1-2滴,逐滴加入20%六角晶根据。
当毒鼠强溶液呈现稳定的红色时,过量加入5mL,加热至60℃左右,用EDTA溶液滴定至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为终点。
注意所用 EDTA 溶液的体积。
EDTA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m——对照品的质量,;
M--质量摩尔参考物质质量,g/mol,使用碳酸钙时为100.08,使用金属锌(或氧化锌)时为65.39(或81.39);
V--滴定中使用的 EDTA 溶液体积, 毫升。
用EDTA滴定法测量水硬度时,习惯上用c(1/2EDTA),则
c(1/2EDTA)=2c(ED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