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实验报告单
使管道内壁光滑。一是改善外流体边界,改善侧壁对流动的影响; 二是在流体内部添加极少量的添加剂,影响流体运动的内部结构,达到降低阻力的目的。
。
流体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相对粘度。
运动粘度和流体力学中的运动粘度各种流体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粘度。也就是说,当流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在相对运动的流体部分之间会产生内力。
这可以防止相对运动。
内摩擦力的大小与输送介质的粘度成正比。
根据牛顿内耗定律,T=UdV/dn。
式中:dv/dn为速度梯度,U为运动粘度,单位为Pa.s(N/m2.s),运动粘度的国际单位。
粘度以厘泊 (CP) 为单位,其关系如下: 1Pa.s=10P(泊)=1000CP(厘泊) 运动粘度V:即运动粘度u与密度p的比值:v=u/p,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常用单位为厘沲( mm2/s) 的关系为: 1m2/s=10000St(st)=1000000(厘沱) 恩格勒粘度 E:相对粘度。
这是在特定温度下测量的200cm3介质液体从恩氏粘度计流出所需的时间t,以及在20℃下流过相同量的蒸馏水所需的时间t。
(对于51S),即E=t/t。
E与运动粘度V的换算关系:v=(7.31E-6.31/E)/1000000(m2/s) 粘度、温度、压力关系:μ=μ。
Ebp(t./t)kμ——表压为P、温度为t时的运动粘度μ。
——1个大气压下,温度为t。
此时,运动粘度b,k是根据液体的种类而变化的常数。
对于油:k=2,b=0.014-0.03。
液体粘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与压力关系不大。
当压力P小于5MPa时,粘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运动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 eta = ν.ρ 式中 eta --- 样品的运动粘度(mPa.s) ν --- 样品的运动粘度(mm2/s) ρ ---在与运动粘度相同的温度下取样测量密度(g/cm3)。
对于液体来说,压力越高、温度越低,粘度就越高。
粘度降低。
对于气体来说,压力影响不大。
温度越高,粘度越高,温度越低,粘度越低。
1)运动粘度 ①流体的绝对粘度与相同温度下流体的密度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
②指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
这是该流体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阻力的量度。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m2/S。
2)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是利用单位距离的液层单位面积产生单位流量所需的力。
在 SI 单位中,动力粘度的单位是 pa.s。